过敏原检测到底有没有用?
什么是过敏原检测?
在临床上很多皮肤病的发生与发展都与接触了过敏原有关。而临床上多数过敏性疾病的患者通常只是做缓解症状的治疗,而没有找到引发过敏的真正原因,因而也就做不到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,导致病情反复加重、迁延不愈。因而建议经常过敏的患者,一定要做一下过敏原筛查检测,查清楚到底是接触性的、食入性的还是吸入性的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,以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千万不要把过敏当成小毛病而忽略了检查和治疗,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。
采用酶免疫法快速、准确、无痛检测过敏原。该方法可对患者血清或血浆中的过敏源(总IgE、总IgG、特异性IgE等)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。IVT用于检测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,速发型的过敏反应有明显的季节性,发病时间短、发病率高。该试验解决了常规皮肤试验在I型变态反应病人发作期不宜检测过敏原的难点。FIgG用于检测迟发型的过敏反应。该反应主要与食物有关,即食物不耐受。表现为接触过敏原几天或一周后才出现相关症状。
因此过敏原检测(皮肤点刺、血清检测)其实存在缺陷:
1.查的只是IgE介导的过敏,对于部分非IgE介导的过敏,是检查不出来的;
2.检查结果并不完全可靠。比如查出来鸡蛋是阳性,代表有致敏风险,却不一定会有过敏反应,吃了鸡蛋也没事。可是家长依据检查结果不让娃吃鸡蛋了,那不是亏大了!或是查出来牛奶是阴性,只能说明不是IgE介导的过敏,而可能存在其他方式介导的过敏反应。
所以,过敏原检查不能拿来作为确诊对某种食物过敏的唯一标准,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。
想要确诊食物过敏,食物激发试验更重要。医生初步判断出可疑食物,2-4周内孩子的饮食中完全回避可疑食物。
如果症状缓解,再逐渐添加回可疑食物,观察食物和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。若同样的症状又出现,就可以确诊对该食物过敏。
因此过敏原检测,结果不一定准确,食物激发试验更重要!
注意:因为食物的激发有时会产生严重过敏反应,所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或在医院里进行激发试验。
本站链接:http://www.ycdyyy.com/pfgm/2381.html